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非线性光学介质对高斯光束的衍射模型,从一种新的角度解释了Z扫描现象.这种理论不仅在小非线性相移的情况下与传统Z扫描理论的结果完全一致,而且还适用于大非线性相移的情况.数值计算表明,随着非线性相移的增大,原来近似对称的Z扫描曲线发生畸变,谷的透过率被饱和抑制而峰的透过率被增强.通过开孔的光功率随着入射激光功率的增加会出现振荡衰减现象.
推荐文章
高阶贝塞尔光束的Z扫描理论
高阶贝塞尔光束
Z扫描
非线性光学
归一化透过率
高灵敏度
基于衍射理论的Z扫描技术分析与数值模拟
Z扫描技术
高斯光束
非线性介质
反饱和吸收
强非线性吸收下高斯光束Z-扫描衍射理论模型
Z-扫描
高斯光束
非线性折射
非线性吸收
光限幅
基于LabVIEW的Z扫描测量系统设计
虚拟仪器
Z扫描
非线性光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衍射模型的Z扫描理论
来源期刊 光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Z扫描 高斯光束 衍射 克尔效应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非线性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37
字数 32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239.2002.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洵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92 1070 17.0 28.0
2 姚保利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9 239 10.0 13.0
3 任立勇 西北大学物理系 7 8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95)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8(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0(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Z扫描
高斯光束
衍射
克尔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学报
半月刊
0253-2239
31-1252/O4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4-2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61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30170
相关基金
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
英文译名:Supported by Special Foundation of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官方网址:http://chinesetax.com.cn/fagui/fagui/bumenguizhang/kexueyuan/199609/fagui_1673159.html
项目类型:基础研究项目、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高新技术创新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