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脾血管瘤的CT表现,评价增强CT扫描对脾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脾血管瘤的CT表现,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5例单发,3例多发.平扫:病灶表现为圆形或卵圆性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其中6例密度均匀,CT值30~40 Hu,2例肿块内分别见更低密度影和粗大钙化.增强扫描:1例早期表现为肿块边缘结节状强化,4例无明显强化,但肿块边缘更加清楚,延迟期4例(4/5)表现为等密度强化.结论延迟期等密度强化是脾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当发现脾脏低密度占位性病变且怀疑血管瘤时,应作增强扫描并延时观察.
推荐文章
CT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肝血管瘤
CT诊断
断层摄影术
CT增强扫描对肾上腺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肾上腺
血管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
对比剂增强T2液体衰减翻转恢复成像诊断脾血管瘤1例
脾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翻转恢复成像
诊断
酷似肝血管瘤的不典型肝癌CT诊断
肝癌
螺旋CT
多期扫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脾血管瘤的CT诊断
来源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脾血管瘤 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医学影像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68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2.2|R733.2|R814.14
字数 15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404.2002.06.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学全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放射科 74 371 11.0 15.0
2 丁仕义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放射科 59 421 11.0 18.0
3 张雪梅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放射科 11 5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脾血管瘤
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半月刊
1000-5404
50-1126/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39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97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