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砂生槐是西藏南河谷地带分布极广的一种多年生豆科灌木,为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种,是一种极为宝贵的植物资源.我们首次从砂生槐种子中提取生物碱,用K-B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法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用MTT法测定生物碱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砂生槐种子总生物碱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繁殖的活性,对SPC-A-1和GLC-82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这一发现为开发砂生槐的药用价值提供了重要依据.
推荐文章
暗紫贝母产生物碱内生真菌的筛选及生物碱抑菌活性的测定
暗紫贝母
内生真菌
生物碱
鉴定
抑菌活性
西藏砂生槐生物碱抑菌及杀虫活性的测定
砂生槐
生物碱
抑菌作用
菜青虫
藏药砂生槐子生物碱抗炎抑菌活性的研究
砂生槐
生物碱
抑菌
抗炎
川贝母组培物总生物碱的体外抑菌试验
川贝母
组培物
总生物碱
体外
抑菌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砂生槐生物碱抑菌抑瘤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砂生槐 生物碱 抑菌作用 抑瘤作用 MTT法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30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5-2059.2003.06.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红玉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7 864 17.0 25.0
2 孟雪琴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 78 5.0 7.0
3 尹少甫 兰州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16 120 5.0 10.0
4 马兴铭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7 393 13.0 18.0
8 周攻克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60 2.0 2.0
9 陆晓明 1 3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118)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砂生槐
生物碱
抑菌作用
抑瘤作用
MTT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55-2059
62-1075/N
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199号(兰州大学医学校区内)
54-3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50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