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长期被作为社会批判的工具,"政治--文学"或者"文学--政治"始终是文学研究的精神史线.这个时期,文学也背负着沉重的政治话语,而要消解这种重负,首先要进行记忆还原,当前不少名辈作家的后人开始了这一努力,这种还原构成了当前研究的趋势,从中可发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任务仍然艰巨.
推荐文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对民间语言价值的发现与运用
民间语言
中国文学
意义
价值
发现
关于中国文学中"反现代"倾向的世纪溯源
"现代性"
"反现代"倾向
现代主义
20世纪上半叶的苏联文学与中国革命文学
苏联文学
中国革命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
延安文艺座谈会
中共文艺政策
浅谈中国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研究
浪漫主义
抒情性
个人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以周海婴、郁云、郭小林为例看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还原性"主题
来源期刊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还原性 记忆 文学精神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学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F129.42
字数 70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4614.2003.0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绪义 12 26 3.0 4.0
2 沈素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还原性
记忆
文学精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双月刊
1008-4614
43-1282/F
大16开
长沙市雨花区洞井铺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0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51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