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粒、异物控制是输液制剂的重要质量控制指标之一。1973年起,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美国等在国家药典中陆续规定了对输液制剂微粒、异物的控制方法。我国药典85版规定了输液制剂的微粒控制限度(采用当时美国药典标限值),至2000版药典又扩大到对中药输液制剂必须进行"不溶性微粒"的检测(一部附录IU注射剂),标限值相同于日本药局方,即:每ml输液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2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2粒。有关微粒的危害性最早的报道见于1933年,60年代末陡然增多,至70年代,微粒能造成临床危害的观点为世界医药界普遍所接
推荐文章
定量危害性矩阵分析方法研究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危害性矩阵
危害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谈谈输液制剂微粒污染的危害性及控制方法
来源期刊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输液制剂 微粒污染 不溶性微粒 控制方法 危害性 注射剂 异物 临床危害 限值 质量控制指标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TQ46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影 浙江康莱特集团企业管理部 9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输液制剂
微粒污染
不溶性微粒
控制方法
危害性
注射剂
异物
临床危害
限值
质量控制指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
双月刊
大16开
上海愚园路532弄50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88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