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常认为,同步轨道区的电子通量增加是由于磁暴或者上游太阳风高速流的扰动所引起.近来的观测表明,起源于太阳活动的行星际高能电子也是引起同步轨道电子通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Zhao等在研究2000年7月14日太阳剧烈活动时发现,同步轨道区相对论电子通量巨幅增加时没有观察到上游太阳风高速流的扰动,并且磁暴发生在电子通量事件之后.采用解析磁场模型和实际磁场模型(T96模型)模拟来自太阳的相对论电子在磁尾中的运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当行星际磁场南向时,进入到磁尾的行星际相对论电子可以从较远的磁尾区域运动到同步轨道区域.这一研究结果从理论上论证了起源于太阳活动的高能电子可以对同步轨道区相对论电子通量的增加产生重要的作用.
推荐文章
太阳风中磁流体湍流的特征和本质
太阳风
磁流体
太阳风湍流
高速太阳风中质子的随机湍动加热
高速太阳风
离子声波
质子的随机湍动加热
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增强事件预报方法
高能电子
太阳风
行星际磁场
人工神经网络
月表太阳风成因水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月球水
太阳风
红外光谱
月壤
离子注入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游太阳风中高能电子向同步轨道区的传输
来源期刊 空间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上游太阳风 地球同步轨道 相对论电子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80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
字数 25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4-6124.2003.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振兴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91 480 10.0 19.0
2 刘小龙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28 33 3.0 4.0
3 赵华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42 314 9.0 16.0
4 濮祖荫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31 148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游太阳风
地球同步轨道
相对论电子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间科学学报
双月刊
0254-6124
11-1783/V
大16开
北京8701信箱
2-56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