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正反馈和负反馈反应在凝血放大中的动力学作用.方法运用模型化方法就凝血的中心反应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当β≥β0(存在但不易由模拟结果得到)时系统才有正平衡解;逐渐增加κ2的值,发现因子Xa的浓度从轻微的振荡到一个正平衡解改变为逐渐增加到一个正平衡解;当κ3超出正常生理意义的8倍,系统开始出现极限环解.结论很显然Xase必须大于一个阈值凝血反应才能放大,此阈值随APC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进一步分析系统的震荡及周期性与APC的关系,发现震荡有可能发生在病理情况下, 另外根据数学动力学原理,尝试着给出了血友病治疗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拔头油热裂解制乙烯反应动力学模型及模拟
拔头油
分子反应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封闭空间瓦斯爆炸与抑制机理的反应动力学模拟
化学动力学模型
瓦斯爆炸
敏感性分析
数值模拟
致灾性气体
齿轮动力学简化模型
齿轮动力学
简化模型
状态空间分析
镍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模拟
模型
热物性
热导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原性凝血及抑制的动力学模型与模拟
来源期刊 医用生物力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X酶复合物 凝血酶原复合物 蛋白C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52
页数 7页 分类号 R318.01
字数 39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衍钧 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94 745 15.0 22.0
2 乔元华 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14 3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力学模型
X酶复合物
凝血酶原复合物
蛋白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用生物力学
双月刊
1004-7220
31-1624/R
大16开
上海制造局路639号
4-63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