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通过引入粒子计数法,对基于二进制图像分析算法(BICC)的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IV)的粒子图像跟踪技术进行了改进.数值模拟了3个典型的两相流稀相微粒流场,即等线速度旋转流场、旋涡流场和两个相向运动的射流汇合流场,并把改进后的微粒跟踪技术用于模拟流场中粒子对的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很好地识别与跟踪粒子对,计算速度快,准确率高达97%,适用于两相流稀相微粒速度场的测量;随着粒子对数目的增大,相关系数降低;随着粒子半径的减小,相关系数分布渐趋陡峭;最佳粒子对数目为8~12,最佳粒子图像半径为3~8像素.
推荐文章
用于两相流测量的ECT图像重构技术研究
电容层析成像
有限元模型
图像重构
RBF神经网络
油水两相管流测量方法应用进展
油水两相管流
电导率探针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
光学测量设备
伽玛相分率仪
气/液-固两相流中的粒子速度
两相流
颗粒速度
质量守恒
时间平均
算术平均
T形管分离两相流技术研究进展
两相流
分离
T形管
扩大管
流型转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相流稀相微粒速度场测量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粒子图像速度场仪 粒子对识别 两相流
年,卷(期) 2003,(7) 所属期刊栏目 长江学者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4-7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126.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7X.2003.07.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席光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86 2852 30.0 45.0
2 姜华 西安科技学院能源系 18 136 7.0 11.0
3 宫武旗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9 477 12.0 21.0
4 张义云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1 197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粒子图像速度场仪
粒子对识别
两相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