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对珠江斑鳠的资源调查结果,从饵料生物种类组成、出现频率、不同体长斑鳠的食物组成差异、食性的季节变化等方面研究了珠江斑鳠食性特点.表明天然水域中斑鳠主要以甲壳类、昆虫类、鱼类、环节动物、植物碎屑等为食,其中甲壳类的出现频率高达78.6%,水生昆虫的出现频率为45.8%.其食物类群的季节变化明显,但没有出现停止摄食的时期,斑鳠在春季的摄食强度最大,各类食物在春季出现的频率均高于其它季节,斑鳠摄食率和充塞度的季节变化是一致的.不同体长斑鳠的饵料有一定的转化或更替阶段,约170mm体长时为主要饵料转化的第一阶段,约240mm体长时为主要饵料转化的第二阶段,随着斑鳠体长的增长,其摄食饵料的个体变大,但种类减少.
推荐文章
元江越鳠的食性研究
越鳠
食性
食物组成
摄食强度
摄食形态学
季节变化
元江
斑鳠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斑鳠
生物学特性
人工养殖
斑鳠细胞色素b基因的初步研究
斑鳠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差异
种质保护
珠江口浅海8种经济鱼类的食性研究
经济鱼类
食性
饵料生物
生态类群
营养级
珠江口浅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珠江斑鳠的食性
来源期刊 水产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珠江 斑鳠 食性 季节变化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1-30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931
字数 46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615.2003.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国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32 430 10.0 20.0
2 陈焜慈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11 157 7.0 11.0
3 李恒颂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4 28 3.0 4.0
4 邬国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13 37 3.0 6.0
5 胡隐昌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48 588 12.0 23.0
9 李大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珠江
斑鳠
食性
季节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产学报
月刊
1000-0615
31-1283/S
大16开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4-29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5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0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