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33年8月25日的叠溪大地震,产生了众多的地震效应现象,如陷落槽、地震湖等.地震湖的震后效应尤为深远,在其后60多年渍堤了4次,给湖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各种地震遗迹独具特色,尤其是大小海子湖妩媚的湖光山色及众多的陷落槽等现象,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价值.笔者对建立叠溪地质公园提出了建议.
推荐文章
叠溪地震考证与研究的最新进展
叠溪地震
历史地震
中国地震学史
岷江上游叠溪地震区斜坡变形破坏分区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岷江叠溪
地震滑坡与崩塌
斜坡变形破坏
分区分带特征
成因机制
岷江叠溪古堰塞湖的发现
古堰塞湖
湖相沉积物
地震滑坡
岷江叠溪
1933年叠溪地震的发震位置、震源机制与区域构造
叠溪地震
震源机制解
岷江断裂
地壳形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叠溪地震的今昔--为建立叠溪地质公园进言
来源期刊 四川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震 地震效应 大小海子 地质公园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旅游资源与地质公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192
页数 5页 分类号 P316
字数 59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0995.2003.03.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42)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
地震效应
大小海子
地质公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地质学报
季刊
1006-0995
51-1273/P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号国土资源厅综合楼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9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