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古代哲学家多把人的修为、道德教化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归之于人性的善恶,因而研究人性的根据、善恶的起源便成了中国古代人性学说的基本任务.但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多不敢直面社会,而往往把人性归结为外在于社会的天、天道或天理,于是形成了中国古代人性学说的一大特点:从宇宙论寻找人性论的根据.中国古代人性学说的这一特点,突现了一条基本规律:人怎样认识自己就怎样认识世界,怎样认识世界就怎样认识自己.
推荐文章
董仲舒建构人性论的双重进路
董仲舒
人性论
双重进路
思想史
论中国古代的菌文化
菌文化
祥瑞
凶兆
主观解释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在现代"人性化"设计中的折射
中国
古代设计思想
现代人性化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宇宙论寻找人性论的根据--中国古代人性学说的特点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宇宙论 人性论 本体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伦理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1-307
页数 7页 分类号 B82-061
字数 94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81X.2003.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贤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政治学系 19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宇宙论
人性论
本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双月刊
1671-881X
42-1662/C
湖北武昌珞珈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1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