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蚓激酶的抗脑缺血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测定缺血24h后大脑梗死面积和脑组织含水量,并测定脑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各剂量蚓激酶均可显著缩小梗死面积、提高脑组织T-AOC(P<0.05 或P<0.01);蚓激酶3~6mg/kg 可减轻脑水肿(P<0.05);6mg/kg可降低脑组织NO含量及NOS活性(P<0.05).结论蚓激酶可缩小梗死面积、减轻脑水肿,具有抗脑缺血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T-AOC、降低NO含量及NOS活性有关.
推荐文章
蚓激酶对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药理学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
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脑缺血
脑水肿
总抗氧化能力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蚓激酶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蚓激酶
脑血管病
心血管疾病
左旋四氢巴马汀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之作用研究
左旋四氢巴马汀 脑缺血再灌注 NF-κB IκB TNF-αmRNA IL-1βmRNA
抗血小板溶栓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抗血小板溶栓素
siRNA在体转染
Toll样受体
RhoA/ROCK信号通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蚓激酶抗脑缺血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蚓激酶 脑缺血 总抗氧化能力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35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905.2003.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玲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60 565 12.0 22.0
2 杨宝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237 2632 27.0 41.0
3 王华光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4 18 2.0 4.0
4 龙江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4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蚓激酶
脑缺血
总抗氧化能力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05
23-1159/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14-101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209
相关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jj.dragon.cn/zr/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