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发病育苗单位采集亲虾、卵子、各期幼体及水样进行分离培养,取可疑致病菌进行浸浴感染试验,对确定的致病菌进行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导致对虾幼体大量死亡的病原菌为一种荧光弧菌,其感染流行是由亲虾垂直传播造成的.
推荐文章
细角滨对虾的幼体发育及形态特征
细角滨对虾L.stylirostris
幼体发育
刚毛
坚强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的影响
坚强芽孢杆菌 Bacillus firmus
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幼体
变态
南美白对虾幼体消化酶活力的初步研究
南美白对虾
幼体
消化酶
饵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导致对虾幼体大量死亡病原及其传播途径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水产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幼体 荧光弧菌 病原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建议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945.46
字数 24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111.2003.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包永明 76 901 16.0 26.0
2 安利佳 201 3121 29.0 45.0
3 黄敏 124 1268 17.0 29.0
4 宁安红 45 482 11.0 20.0
5 李亚晨 3 5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3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对虾
幼体
荧光弧菌
病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产科学
双月刊
1003-1111
21-1110/S
大16开
辽宁省大连市沙区黑石礁街50号
8-16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92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