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Si10团簇与Si(111)表面碰撞的微观过程.研究了入射动能在10~60eV之间的碰撞过程,给出了不同时刻体系的原子位置的微观状态图.结果表明:Si10与Si(111)面碰撞时,吸附在晶体表面的能量域值为20eV,替位域能为30eV,损伤域能为40eV;入射能量大于50eV时,晶体表面严重损伤并且在60eV时,发现在外延层有Si7团簇生成;Si10团簇保持其结构特性吸附在Si(111)表面,需要的最佳能量在10~20eV之间,进而通过对碰撞结果的讨论得到了改变轰击能量可以控制外延生长的结构的结论.
推荐文章
硅团簇的结构及生长模式--紧束缚分子动力学:Si11-Si32
硅团簇
紧束缚分子动力学
模拟退火
基态结构
Si在Si(111)表面吸附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Si(111)表面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吸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i10团簇与Si(111)面碰撞的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紧束缚分子动力学 团簇 碰撞 外延生长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5-8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561.5
字数 42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0505.2003.06.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钊 徐州师范大学物理系 47 141 5.0 10.0
2 李延龄 徐州师范大学物理系 11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紧束缚分子动力学
团簇
碰撞
外延生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