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杂交中稻免耕抛栽高桩再生栽培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为期2 a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集成技术的关键在于:选用优良的再生稻组合;抛栽后撒施1次30%抛秧一次净进行田间除草;适宜的抛栽密度为21万丛/hm2;在中稻收割前12 d施用尿素150 kg/hm2,收割后再立即施用尿素150 kg/hm2;留桩高度以40 cm(留倒2节)为宜.运用该集成技术种植,中稻加再生稻产量可达12~13 t/hm2,与双季稻全年产量水平相当,但再生稻米质更优,且省工省成本,可提高经济效益2 876.4元/hm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杂交中稻免耕抛栽高桩再生集成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杂交水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免耕抛栽高桩再生 栽培技术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栽培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318|Q945.39
字数 3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956.2003.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继东 16 105 7.0 10.0
2 刘见平 25 172 8.0 12.0
3 李彦宁 6 31 3.0 5.0
4 徐志德 29 220 8.0 13.0
5 罗赫荣 25 220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6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中稻
免耕抛栽高桩再生
栽培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杂交水稻
双月刊
1005-3956
43-1137/S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