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常压熔融法合成不溶性硫黄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实现产业化进行了探讨.影响不溶性硫黄转化率的因素有硫黄品种、反应温度和时间、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淬冷条件(淬冷液、熔融硫出料状况)、固化条件及粉碎条件.较佳合成条件为:采用油硫黄,加入催化剂(硫黄用量的0.015%~0.030%)、助催化剂(硫黄用量的0.10%~0.15%)及稳定剂(硫黄用量的0.01%~0.02%),在220~250 ℃下反应10~20 min,将出料口直径为0.5~1.5 mm的熔融硫加入25~30 ℃的水中淬冷,再经固化、粉碎,即制得不溶性硫质量分数大于0.50的成品,该成品具有良好的常温稳定性及高温稳定性.
推荐文章
不溶性硫黄的制备技术
不溶性硫黄
聚合
溶解性
溶剂萃取
稳定性
基于分子模拟的不溶性硫黄稳定剂的性能
不溶性硫黄
稳定剂
热稳定性
分子模拟
清洁工艺不溶性硫黄生产全钢胎带束层性能
不溶性硫黄
带束层
分散性
耐久性
全钢载重子午胎
低温熔融法制备不溶性硫
不溶性硫
制备
正交实验
稳定剂
引发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常压熔融法合成不溶性硫黄的研究
来源期刊 橡胶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不溶性硫黄 熔融法合成 转化率 常温稳定性 高温稳定性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原材料·配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5-27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30.38+5
字数 51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90X.2003.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祖民 南昌大学化工系 160 1376 18.0 29.0
2 陶秉莹 南昌大学化工系 6 107 2.0 6.0
3 龚建红 南昌大学化工系 1 18 1.0 1.0
4 张玉英 南昌大学化工系 6 133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13)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溶性硫黄
熔融法合成
转化率
常温稳定性
高温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橡胶工业
月刊
1000-890X
11-1812/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19号
2-38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1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