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标记引物法、随机渗入标记法、末端转移标记法三种荧光标记法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方法将淋球菌gyrA基因91位密码子突变型探针倍比稀释成终浓度为1 000 μmol/L~0.25 μmol/L的梯度浓度点样并制作寡核苷酸芯片,PCR扩增荧光标记包含gyrA基因突变的目的DNA片段,与芯片杂交,分别记录三种标记方法的杂交信号强度.结果标记引物法的荧光信号最强,随机渗入标记法的荧光信号强度次之,其Cy5-dUTP最佳浓度为0.1 mmol/L(dTTP:Cy5-dUTP=10∶1),末端转移标记法反应时间在60 min和120 min时荧光信号值相近.点样的探针浓度达到31μmol/L以上,荧光信号为平台期.结论明确了三种荧光标记法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有助于选择寡核苷酸芯片的荧光标记方法.
推荐文章
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的反相离子对色谱分析
荧光标记寡核苷酸
荧光染料
反相离子对色谱
保留
应用不对称PCR技术提高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效率
聚合酶链反应
寡核苷酸类
基因
荧光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检测变形链球菌
变形链球菌
核苷酸探针
荧光标记
三种寡核苷酸芯片片基的比较
寡核苷酸探针
基因芯片
杂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荧光标记法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寡核苷酸 杂交 生物标记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2-43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4-33
字数 21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3.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40 1166 18.0 26.0
2 曹慧敏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2 66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寡核苷酸
杂交
生物标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