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脉冲试井分析方法是研究油藏连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在中、高渗透油藏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不适宜于低渗透油田.针对低渗透油藏脉冲试井压力的反应特点,研制了新的脉冲试井理论图版,使理论图版的无因次时滞由小于1改进为大于1,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方法.对一个井组的实测资料进行了解释和分析,结果表明,新的脉冲试井理论图版可以满足低渗透油藏脉冲试井资料的解释要求,从而使脉冲试井方法不仅适用于中、高渗透油藏,而且适用于低渗透油藏,为定量评价低渗透油藏的连通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推荐文章
应用脉冲试井分析注聚油藏井间连通性
注聚油藏
井间连通性
井底压力曲线
注采井井间连通性的定量研究
动态数据
采收率
连通性
数值模拟
模型
油气藏井间连通性研究方法
油藏
气藏
连通性
研究方法
低渗透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研究方法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井间动态连通性
时滞性
衰减性
遗传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脉冲试井方法研究低渗透油藏的连通性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连通性 脉冲试井方法 理论图版 无因次时滞 解释方法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19
字数 35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697.2003.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春森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21 257 9.0 15.0
2 曾昭英 大庆石油学院数学系 8 51 4.0 7.0
3 张大为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6 50 4.0 6.0
4 刘振宇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23 270 9.0 16.0
5 翟云芳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10 191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01)
二级引证文献  (118)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渗透油藏
连通性
脉冲试井方法
理论图版
无因次时滞
解释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
月刊
0253-2697
11-2128/TE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2-11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2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