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外周血肝癌发生相关甲胎蛋白(AFP)基因在肝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肝癌组织和肝病患者外周血中制备总RNA,经随机引物和逆转录酶作用合成cDNA,再以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AFP基因,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RT-巢式PCR扩增的AFP基因片段为159bp,与原设计一致;在20份肝癌及其癌周和远癌组织中, AFP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65%和0%;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基因检出率为53.7%,明显高于肝硬化、急、慢性肝炎和肝外肿瘤组患者(P<0.01); 在I、II和III期肝癌中AFP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3.3%、26.3%和71.8%;伴肝外转移者全数阳性;AFP <50 ng/ml肝癌AFP基因阳性率为50%,且与肝癌大小无关.结论外周血AFP基因检测是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肝外转移或术后复发的有用标志物.
推荐文章
人甲胎蛋白基因转录调控元件的改造
甲胎蛋白
基因转录调控
基因治疗
载体
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诊断
人肝癌组织及外周血VEGF表达水平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免疫组织化学
血清
甲胎蛋白特异启动元件介导的肝癌靶向性基因治疗的体外实验研究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胞嘧啶脱氨酶
基因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肝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甲胎蛋白基因片段扩增及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细胞性 甲胎蛋白基因 逆转录巢式PCR 诊断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及论著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7
字数 26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287.2003.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登福 55 188 7.0 10.0
2 朱云松 6 62 4.0 6.0
3 杨大明 33 200 7.0 13.0
4 孟宪镛 64 438 12.0 17.0
5 蒋道荣 18 111 6.0 10.0
6 陆建新 15 27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细胞性
甲胎蛋白基因
逆转录巢式PCR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诊断学
月刊
1007-4287
22-1257/R
大16开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12-172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4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52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