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外源混合激素药条肌体埋植法诱导点带石斑鱼提早性逆转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1)3~5龄的雌鱼能在50~70天内转变为功能性雄鱼,年龄较小的雌鱼性转时间相对长些.(2)性转雄鱼精巢组织的雄性生殖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精子头部呈球型直径约1.5~2.5μm.尾长12.4~44.5μm,与天然雄鱼相似.(3)人工诱导性转雄鱼可取代天然雄鱼进行人工繁殖.(4)点带石斑鱼的性逆转机制为性类固醇依赖型.外源雄性激素通过抑制"雌性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成为石斑鱼性逆转的启动因子,诱发卵巢退化和精巢的发育,直至精子生成.
推荐文章
基于图像识别高浓度氨氮下点带石斑鱼的异常行为
点带石斑鱼
氨氮
图像
形体曲线
角点
七带石斑鱼精子活力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七带石斑鱼
精子
活力
环境因子
斜带石斑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养殖群体
遗传多样性
RAPD
从细胞色素 b基因全序列研究鞍带石斑鱼的分类学地位
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细胞色素b基因
分子系统学
分类学地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诱导点带石斑鱼性逆转的组织学证据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期刊 高技术通讯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点带石斑鱼 性逆转 组织学,机制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环境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6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5
字数 51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0470.2003.06.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向文洲 中国科学院南海洋研究所 33 396 12.0 19.0
2 胡超群 中国科学院南海洋研究所 74 1368 25.0 34.0
3 林坚士 中国科学院南海洋研究所 10 218 7.0 10.0
4 陶友宝 黄冈师范学院生物系 1 3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99)
二级引证文献  (22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3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3(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4(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5(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点带石斑鱼
性逆转
组织学,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技术通讯
月刊
1002-0470
11-2770/N
大16开
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
82-516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9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392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