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连续10余年,山东的经济发展指标均居全国三甲.对于一个有着"闯关东"历史的地区来讲,无论横向比还是纵向比较,这都是令人尊敬的成就. 作为北方的经济大省,山东的经济发展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如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上在省内转移和吸收,而不是形成庞大的"民工潮".这既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相对丰富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和儒家价值观重视社会责任、重视社会组织与秩序、重视地域亲情的传统息息相关. 以这样的成就和传统为基础,面对大进大出、大开大放的宏观环境,山东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今年,山东省委提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山东,在经济上,重点是提高质量和效益;在社会发展上,则要求生态环境好、城乡面貌美、社会文明进步. 这样的目标,要求山东"集诸美于一身",在保存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观念,在宏观稳定的基础上激发微观活力,在总体进步的同时重点突出. 为此,山东确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世界格局的定位上,重点面向日渐壮大的东北亚经济圈,发挥区位优势,吸收韩国、日本的产业转移;在经济结构上,重点发展面向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上,打破区域规划限制,以胶东半岛为重心,加快建设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群;而在行政体制改革上,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