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冲击伤的损伤特点.方法:大鼠分别暴露于环境压力53.99 kPa、61.33 kPa和96.60 kPa,然后用BST-Ⅰ型生物激波管致伤,冲击波超压峰值为190.40 kPa,正压持续时间为10 ms.结果:随环境气压降低,冲击波所引起的大鼠死亡率明显增加,肺损伤程度明显加重.伤后6h,53.99 kPa、61.33 kPa和96.60 kPa暴露组的死亡率分别为35.0%、25.0%和0%,肺出血和肺水肿的程度随环境压降低而明显加重,平均肺体指数分别为1.49%、1.31%和0.93%.结论:环境气压降低可降低动物对冲击波的耐受性,高原冲击伤的死亡率和肺损伤程度较海平面和低海拔地区更高.
推荐文章
幼兔重度肺冲击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肺冲击伤
幼兔
动物模型
生物激波管
原发肺冲击伤临床研究
冲击伤
诊断
治疗
水下冲击伤的量效关系研究
水下冲击伤
水下冲击波
量效关系
水下冲击伤个人防护的实验研究
爆炸力学
水下冲击伤
生物效应
复合材料
防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原冲击伤的损伤特点研究
来源期刊 西南国防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原 冲击伤 环境压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94/642
字数 23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188.2003.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佩芳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145 1960 24.0 37.0
2 杨志焕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56 364 11.0 15.0
3 刘大维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28 390 11.0 19.0
4 李晓炎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19 123 6.0 10.0
5 尹友国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3 2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87)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原
冲击伤
环境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国防医药
月刊
1004-0188
51-1361/R
大16开
成都市锦江区天仙桥北路12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1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56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