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属薄膜上的二维亚波长小孔阵列的光透射增强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不仅实际金属薄膜上的小孔阵列结构具有透射增强效应,理想导体薄膜的相同结构也具有透射增强效应,但没有实际金属薄膜的增强明显.通过分析指出,这种小孔阵列的光透射增强效应是一种复杂的波导耦合效应.与金属薄膜上的表面电流一样,表面等离激元波具有将入射光能量从金属表面向小孔转移的作用,但不是透射增强的本质原因.
推荐文章
亚波长金属柱阵列光透射增强的带通特性研究
光学器件
透射增强
时域有限差分法
亚波长
表面等离子体
基于二维金属亚波长孔阵列结构的MEMS红外辐射源特性研究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二维金属亚波长孔阵列结构
SU-8膜的厚度
透射增强特性
亚波长金属光栅的光耦合增强效应及透射局域化的模拟研究
表面等离子体
亚波长光栅
薄膜太阳能电池
透射增强
金属复合结构的反常透射增强效应的数值分析
亚波长结构
反常透射效应
表面等离激元
时域有限差分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维亚波长金属小孔阵列的透射光增强效应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表面电流 共振耦合 透射增强 表面等离激元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唯象论的经典领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4-60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
字数 34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3.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国平 武汉大学物理系 8 122 4.0 8.0
2 易永祥 武汉大学物理系 2 53 2.0 2.0
3 龙拥兵 武汉大学物理系 1 15 1.0 1.0
4 单红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面电流
共振耦合
透射增强
表面等离激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