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肿瘤分期可行性.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处理1990至2000年间80例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术后生存时间和预后因素,分析国际抗癌联盟(Union International Centre le Cancer, UICC)所推荐的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TNM分期方法的可行性,生存时间采用生命表法.结果:80例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中位术后生存时间为13.6个月(范围1~78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4.4%、28.7%和12.4%.在单因素生存分析中,Ⅰ期、Ⅱ期以及Ⅲ+Ⅳ期之间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6);同时,T1、T2以及T3+T4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 =0.009).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中,左侧肿瘤(P =0.026)、没有胸痛(P =0.013)、上皮型肿瘤(P =0.029)和早期肿瘤(P =0.001)的预后较好.结论:UICC所推荐的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TNM分期法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女性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MSCT表现
间皮瘤
腹膜肿瘤
女(雌)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基于SEER数据库对恶性胸膜间皮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
预后
危险因素
SEER数据库
40例胸膜间皮瘤影像学诊断分析
胸膜肿瘤 间皮瘤 放射摄影术 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80例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肿瘤分期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恶性胸膜间皮瘤 肿瘤分期 预后因素 国际抗癌联盟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212,2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4.3
字数 30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965.2004.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顺利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 40 35 4.0 5.0
2 梁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 13 81 3.0 9.0
3 马小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 6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恶性胸膜间皮瘤
肿瘤分期
预后因素
国际抗癌联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80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