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反应熔渗法在低压力下制备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并研究其热学性能.临界熔渗压力与SiC颗粒尺寸及反应程度有关.Al熔体在无压或低压力下能渗入SiC预成形坯,制备出组织均匀的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SiC颗粒体积分数约50%.界面反应对SiCp/Al复合材料的CTE的影响很小,但会降低SiC/Al的界面传热系数,影响材料的导热性能.降低熔渗温度和缩短保温时间可缓减界面反应程度,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CTE在10×10-6/K以下,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164(W·m-1·K-1).
推荐文章
高阻尼6013Al/SiCp/Gr复合材料中的内耗峰及其阻尼机制
喷射沉积
6013Al/SiCp/Gr混杂复合材料
内耗峰
无压浸渗法制备不同体积分数及梯度SiCp/Al复合材料
SiCp/Al
无压浸渗
成分梯度
复合材料
微缺陷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金属基复合材料
SiCP
拉伸
有限元
体积分数
铝基钨酸锆复合材料的压力浸渗制备与性能
共沉淀
负热膨胀
ZrW2O8
复合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体积比SiCp/6013Al复合材料反应熔渗制备与热学性能
来源期刊 有色金属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体积比SiCp/Al基复合材料 反应熔渗法 热膨胀系数 导热系数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332|TG113.2|TG249.9
字数 28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744.2004.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盛辉 深圳大学深圳市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22 119 6.0 9.0
2 陈康华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 206 3227 29.0 44.0
3 刘红卫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 31 873 15.0 29.0
4 曾燮榕 深圳大学深圳市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54 576 11.0 22.0
5 汤皎宁 深圳大学深圳市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93 614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5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合材料
高体积比SiCp/Al基复合材料
反应熔渗法
热膨胀系数
导热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金属工程
月刊
2095-1744
10-1004/TF
16开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