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将S基因琥珀突变的λ噬菌体裂解基因(S-RRz)引入产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重组大肠杆菌VG1(pTU14)中以实现细胞的可控裂解破壁.采用EDTA/Tris(pH值8.0)缓冲液处理结果表明,S-RRz在VG1(pTU14)中能够成功表达,且EDTA对细胞裂解的决定性作用是由于它模拟了S基因产物的功能.当细胞内PHB含量为85%~90%时,大量积累的PHB颗粒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实现重组细胞的内控自裂解.对PHB与细胞进行直接分离的后处理工艺研究表明,在S-RRz成功表达的基础上,采用升温处理模拟S基因产物的功能诱导细胞自裂解,PHB产品纯度可以达到95%以上.
推荐文章
鸡大肠杆菌宽谱噬菌体的分离及裂解性研究
大肠杆菌
宽谱噬菌体
裂解性
分枝杆菌噬菌体CJAUS 5株lys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分枝杆菌噬菌体
lysA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噬菌体裂解酶作为抗菌剂的潜在价值
噬菌体
裂解酶
抗菌剂
应用
1株貂源绿脓杆菌噬菌体的分离与鉴定
水貂
绿脓杆菌
噬菌体
分离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λ噬菌体裂解基因表达的PHB分离新工艺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λ噬菌体裂解基因 聚β-羟基丁酸酯 细胞可控裂解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化学工程、制药、食品和天然产物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3-6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9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1157.2004.04.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旭东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75 1379 23.0 35.0
2 罗晖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14 156 8.0 12.0
3 于慧敏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38 305 11.0 15.0
4 沈忠耀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71 1232 20.0 32.0
5 史悦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14 162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λ噬菌体裂解基因
聚β-羟基丁酸酯
细胞可控裂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