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不同输出功率和作用时间对兔面神经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外科手术显露面神经干,针状辐射器距神经干5 mm,分别以20 W和40 W输出功率行微波热凝作用10、20和30s.术后进行临床观察,神经电生理测定和神经组织学检查.结果微波热凝术后除20 W 10 s组外,其余动物实验侧耳和胡须都有不同程度下垂.术后第4周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显示,20 W 20 s和40 W 10 s组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20 W 30s和40 W 30 s组手术前后以及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波热凝后面神经的病理表现主要为脱髓鞘和轴突变性,术后4周时20 W 20s和40 W 10 s组神经结构基本恢复.结论微波热凝辐射剂量小于20 W 20s或40 W 10 s,针状辐射器距面神经>5 mm时,面神经损伤在4周后可以基本恢复.
推荐文章
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和人工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面神经缺损
神经营养因子
人工神经导管
甲壳素
聚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
兔面神经外伤性损伤后恢复的实验研究
家兔
损伤
面神经
功能
修复
荐神经根射频热凝损毁法建立兔大便失禁动物模型的研究
大便失禁
动物模型
新西兰兔
射频热凝
神经根损毁
兔面神经延长的实验研究
面神经
神经延长
组织扩张器
动物,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热凝对兔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口腔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波热凝 面神经 损伤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专栏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4-23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5.12
字数 18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872.2004.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树忠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57 215 8.0 11.0
2 朱志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27 120 7.0 10.0
3 宋晓陵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病理科 38 166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波热凝
面神经
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医学
月刊
1003-9872
32-1255/R
大16开
江苏南京市汉中路136号
28-7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5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93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