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野马追(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不同药用部位进行初步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野马追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山萘素、棕矢车菊素的含量.结果一年生花、茎、叶中槲皮素、山萘素、棕矢车菊素的含量分别为0.735 mg/g、0.007 mg/g、0.930 mg/g;二年生花、茎、叶中槲皮素、山萘素、棕矢车菊素的含量分别为0.636 mg/g、0.022 mg/g、1.127 mg/g;三年生花、茎、叶中槲皮素、山萘素、棕矢车菊素的含量分别为1.134 mg/g、0.063 mg/g、1.586 mg/g.结论槲皮素、山萘素、棕矢车菊素类成分主要分布在野马追的花和叶中,茎中含量较低,且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推荐文章
多指标评价技术研究不同产地野马追药材质量
野马追
多指标质量评价
含量测定
降脂活性
野马追抗菌、止咳、平喘作用
野马追
止咳
平喘
抑菌
野马追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野马追
采收期
紫外分光光度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野马追不同药用部位的质量初步评价
来源期刊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野马追 药用部位 槲皮素 山萘素 棕矢车菊素 质量评价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质量控制与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15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427.2004.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金廒 45 831 18.0 28.0
2 钱士辉 84 1720 24.0 38.0
3 袁丽红 26 532 12.0 22.0
4 杨念云 33 928 18.0 3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马追
药用部位
槲皮素
山萘素
棕矢车菊素
质量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双月刊
1673-6427
34-1267/R
大16开
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18号
26-8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05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