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应用毛细作用的基本公式得到钌基厚膜应变电阻烧结阶段的模型.用Bi2O3和RuO2合成Bi2Ru2O7并进行试验,发现方阻随烧结时间和导电相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用该模型解释了该现象,同时解释了导电相不同的体系,应尽导电相含量一样,但方阻不同,以及方阻随玻璃粘度增大而减小.
推荐文章
MoS2对铁基摩擦材料烧结过程的影响
摩擦材料
二硫化钼
烧结
钌基厚膜应变电阻力敏模型的初始讨论
厚膜应变电阻
力阻模型
隧道势垒模型
钌基厚膜电阻传导模型初探
厚膜电阻
链模型
渗透模型
有效介质模型
烧结过程对钕铁硼微观组织的影响
烧结钕铁硼
微观结构
烧结曲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烧结过程中毛细作用对钌基厚膜应变电阻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电子器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Ru基厚膜应变电阻 毛细作用 方阻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TN6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90.2004.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以武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23 62 5.0 7.0
2 丁鹏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21 161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Ru基厚膜应变电阻
毛细作用
方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器件
双月刊
1005-9490
32-1416/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76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