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科学传播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科学界内部的传播,其次是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第三是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我们通常讲的科学传播指的是科学传播的第三个层面,即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这是狭义的科学传播。过去我们在讲科学普及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潜在的预设,即科学知识及其创造者高高在上,是科学知识权力的掌握者,科学普及只是一个知识的单向流动过程,即从科学知识的创造者那里流布到无知无识的大众那里。我们的科普作家,总是对科学一味持景仰和赞颂的态度,认为科学家都是道德高尚、智力超群的人物,科学总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总是正面的,而忽视了科学的负面影响,忽视了科学家的普通人性。
推荐文章
工程知识传播:助推公众参与,展现工程魅力
工程知识传播
公众参与
工程师
公信力
传播学视角看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要素
传播学
微信公众号
传播要素
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同质化现象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
新闻传播
同质化现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科学与公众传播
来源期刊 文明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页数 2页 分类号 G2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国盛 北京大学哲学系 64 468 10.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明
月刊
1671-5241
11-4789/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90号新裕商务大
82-923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9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8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