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进行孔隙度地层覆压校正中,传统方法是在实验室测得岩心在有效覆压下的三轴孔隙度,再利用经验公式将三轴孔隙度转换为单轴孔隙度.在转换过程中,用到与岩石泊松比有关的转换因子.文章介绍的方法,避开转换关系式,通过实验室测定岩心在不同覆压下单轴孔隙度和三轴孔隙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与地层有效覆压等效的静水压力.在等效地层有效覆压下,测定岩心的三轴孔隙度,该孔隙度即为岩心在有效地层覆压下的单轴孔隙度.通过在香四气藏岩心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气藏孔隙度覆压校正模型.该方法测定的孔隙度与传统方法相当,可以用于储量计算.
推荐文章
川中八角场构造大安寨段凝析气藏形成机制再认识
四川盆地
八角场构造
早侏罗世
气侵型凝析气藏
断裂
天然气驱动
石油富集
碳同位素
八角场气田大型加砂压裂工艺实践
八角场气田
低渗透率
低孔隙度
高压
测试压裂
大型压裂
压裂液
川中八角场气田须四段气藏排水采气实践与认识
四川盆地
八角场气田
须四段气藏
致密砂岩气藏
排水采气工艺
柱塞气举
应用效果
四川盆地川西气田雷口坡组气藏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四川盆地
川西气田
中三叠世
白云岩
储集层特征
裂缝—孔隙型储集层
孔隙型储集层
控制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中八角场气田香四气藏储层孔隙度地层覆压校正模型
来源期刊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储集层 孔隙度 压力校正 岩心实验 模型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试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20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77.2004.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波 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录井工程处 8 37 3.0 6.0
2 陈友莲 8 38 3.0 6.0
3 杨洪志 8 41 3.0 6.0
4 郝建中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储集层
孔隙度
压力校正
岩心实验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季刊
1673-3177
51-1159/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石油科技大厦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45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