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小叶唐松草Thalictrum elegans 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IR,MS,1H-NMR, 13C-NMR,DEPT,HMBC)分析鉴别以及与文献、已知化合物对照.结果从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thalimicrinone(Ⅰ),thalactamine(Ⅱ),1,2,3,10-四甲氧基-9-羟基-4,5,6,6a-脱氢-7-阿朴芬酮(Ⅲ),小檗碱(Ⅳ),对羟基苯甲羧甲酯(Ⅴ)和10-二十九碳醇(Ⅵ).结论化合物Ⅲ为一新的天然产物,其他已知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推荐文章
短梗箭头唐松草化学成分研究
短梗箭头唐松草
尖刺碱
箭心唐松草碱
化学成分
生物碱
黄酮
华东唐松草的化学成分
华东唐松草
化学成分
化学分类学意义
柠檬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柠檬草
香茅油
提取
化学成分
栽培
华东唐松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华东唐松草
化学成分
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叶唐松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草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叶唐松草 异喹啉类生物碱 阿朴芬酮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成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2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22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670.2004.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小江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119 1512 21.0 30.0
2 汪冶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16 251 10.0 15.0
3 杨小生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66 1081 19.0 28.0
4 梁志远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3 3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76)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叶唐松草
异喹啉类生物碱
阿朴芬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草药
半月刊
0253-2670
12-1108/R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6-77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98
总下载数(次)
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