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储层流动单元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方面的应用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其研究目前主要局限在"静"的方式上,即采用储层静态多参数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储集体的宏观非均质单元,而很少考虑油藏实际生产的动态资料,如,注采井网、射孔状况、开采强度、开采措施等.笔者在分析流动单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将准确的流动单元划分与定量的剩余油描述有机结合,即"动静"结合,是寻找有利挖潜区的最佳方法,并运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油田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对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从差异中寻找教学新思路
数学
新大纲
新教材
差异
教学方法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5单元水平井挖潜实践
剩余油潜力
夹层描述
数值模拟技术
水平井
试验
配套技术
应用多参数划分层内流动单元
流动单元
聚类分析
剩余油分布
参数
利用流动单元圈定含油有利区
储层
特低渗透
有利流动单元
指标体系
圈定
含油有利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流动单元寻找油田有利挖潜区的新思路
来源期刊 西北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流动单元 油藏描述 剩余油 挖潜区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8.130.2+1
字数 54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248.2004.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俊 43 458 10.0 20.0
2 梁会珍 14 125 6.0 11.0
3 武英利 2 19 2.0 2.0
4 张万里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1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动单元
油藏描述
剩余油
挖潜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地质
季刊
1009-6248
61-1149/P
16开
西安市友谊东路438号
52-28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0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