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EB病毒(EBV)编码的癌基因LMP1可使病毒在免疫系统的细胞中长期存活,并为EBV介导的人静止B细胞永生化过程所必需.它通过接头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相关因子(TRAFs)和TNF受体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TRADD),激活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JAK/STAT等信号途径,上调B细胞上粘附分子LFA-1、ICAM-1和共刺激分子B7-1的表达,调节B细胞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它在信号传导方面与TNF受体家族的CD40有很大的相似性,二者都以脂筏为载体协同传递信号.鉴于和CD40的密切相关性,LMP1的研究成为免疫学领域的一个热点.
推荐文章
CD40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CD40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扩增受阻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
Graves病甲亢和CD4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
格雷夫斯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原,CD40
多态性,单核苷酸
EB病毒潜伏性膜蛋白1转化NP69细胞的蛋白表达分析
EB病毒
潜伏性膜蛋白1
差异表达蛋白质
Graves病甲亢肝损害与CD40基因C/T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性的研究
CD40配体
格雷夫斯病
肝疾病
多态性现象,遗传
聚合酶链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EB病毒编码潜伏性膜蛋白1的信号传导和生物学特性及与CD40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潜伏性膜蛋白1 CD40 信号传导 B淋巴瘤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59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92.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学光 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399 1957 18.0 24.0
2 陶怡 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潜伏性膜蛋白1 CD40 信号传导 B淋巴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