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以432名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青少年抑郁与归因方式及家庭关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可以分为主观努力因素归因和不可随意控制因素归因,个体在归因时越倾向于前者,则抑郁程度越高,在归因时越倾向于后者,则抑郁程度越低;②父母仍然是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人物,青少午的抑郁程度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关系密切,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越低,抑郁程度越高。
推荐文章
社区经历创伤事件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
青少年
创伤事件
家庭教养方式
心理韧性
关系
癫痫青少年家庭弹性与应对方式、过渡期准备的关系分析
癫痫
主要照顾者
家庭弹性
应对方式
青少年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青少年
归因方式
人际信任
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
青少年
网络成瘾
家庭环境
家庭功能
父母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少年抑郁与归因方式及家庭关系的相关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青少年 归因方式 家庭关系 心理健康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7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少年
归因方式
家庭关系
心理健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季刊
1533-1261
河北省唐山市18号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43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