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隐喻的相似性理解,不同的语言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传统的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比较语言.语用学派认为隐喻理解是言语行为,要经过语用推理,才能得以理解.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与人们普遍的思维和认知方式相一致,不需要复杂的语用推理.基于以上各派的研究,认知语言学派提出隐喻语言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类语言的概念体系之一.认知语言学派的观点符合我们认识世界的现实,认为隐喻的认知方式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隐喻的相似性并不是必然的、预设的和推导出的,而是由人们的心理认知创造的.这一解释合乎人们日常理解隐喻的认知心理过程.认知理解过程依赖的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图式和生活体验.
推荐文章
隐喻中的相似性问题探究
隐喻
相似
非对称
不可逆
色彩相似性度量的研究与应用
色彩相似性
色彩空间
色矢量
色差
狭缝图像的相似性判别
狭缝图像
分段
图像变换
吻合度
TCP流量自相似性分析
TCP拥塞控制
自相似性
重尾
丢包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隐喻的相似性辨析
来源期刊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隐喻 认知 源域 目标域 映射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学·艺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5,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H030
字数 42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101.2004.0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淮平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东方学院 8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9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喻
认知
源域
目标域
映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672-1101
34-1217/C
大16开
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0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