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1998~2003年间从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并对其引起败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无菌抽取临床疑似败血症的病人血液5~10 ml,注入法国生物-梅里埃的液固双相培养瓶中,对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常规细菌鉴定,其药敏试验采用K-B法.收集阳性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中从1783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191株,阳性检出率为10.7%.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1.3%(98/191),主要分离自新生儿败血症标本;革兰阴性菌占45.5%(87/191),主要分离自原发病或伴随疾病标本;真菌占3.2%(6/191),主要分离自静脉插管和ICU标本.结论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属.危险因素与免疫功能不全、介入性治疗、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有关.致病菌引起的败血症死亡率高.为降低病死率,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血培养的检测及导致败血症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2948株2009年临床分离致病菌的耐药性分析
临床分离菌
抗菌药物
耐药率
一种茶枝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形态学鉴定
分子鉴定
茶枝
镰刀菌
致病力
4313份血样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血培养
污染菌
厌氧瓶
临床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783份血培养致病菌的分离及其阳性结果的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液 培养基 血传病原体 败血病 回顾性研究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
字数 205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锡标 8 3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液
培养基
血传病原体
败血病
回顾性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8-7850
11-4003/R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