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硝酸形成的胶束体系中, 分别加入正戊醇与正辛胺作助表面活性剂, 合成出介孔二氧化硅.经小角XRD和N2气体吸附与脱附实验证实, 随着CTAB与正戊醇摩尔比的增加, 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增加; 而随CTAB与正辛胺摩尔比的增加, 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减小.主要原因是正戊醇增大了CTAB胶束体积, 从而导致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增加.而在CTAB与正辛胺的混合胶束中, 正辛胺同硅酸盐作用力比CTAB强, 导致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减小.
推荐文章
表面活性剂对二氧化硅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
二氧化硅溶胶
稳定性
粘度
介孔二氧化硅制备中粒径和孔径控制研究
介孔二氧化硅
粒径可控
孔径
正硅酸乙酯
三甲苯
表面活性剂对橄榄石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的影响
橄榄石
超细二氧化硅
聚乙二醇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聚铵复合胶束为模板合成有序介孔二氧化硅
阳离子聚铵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仿生合成
介孔二氧化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助表面活性剂对介孔二氧化硅孔径的影响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正戊醇 正辛胺 孔径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9-5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48
字数 17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2004.03.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万国 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2 1475 20.0 34.0
2 许军 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66 5.0 8.0
3 韩书华 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8 287 9.0 16.0
4 李正民 山东大学化学学院 2 2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79)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介孔二氧化硅
正戊醇
正辛胺
孔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