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省对虾养殖主要品种由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到斑节对虾再到南美白对虾,主要养殖模式由粗放养殖为主发展到粗放、半集约化、集约化几种养殖方式并存,养殖的规模和产量、效益得到了迅猛发展.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02年广东省对虾养殖产量已超过20万吨,其中海水养殖对虾产量近11.8万吨,淡水养殖对虾产量8万多吨.对虾养殖业已成为广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产业,成为繁荣农村(渔村)经济和富裕农民(渔民)的主要途径之一.
推荐文章
广东省粤西地区凡纳滨对虾3种主要病毒的PCR与LAMP检测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桃拉病毒
聚合酶链式反应
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
我国对虾养殖净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对虾养殖
基础设施
农业合作社
净收益
影响因素
价格调控
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
南美白对虾
海水养殖
生态养殖
不同养殖密度对我国热带地区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水质和成活率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集约化养殖
密度
水质
成活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粤西地区几种主要对虾养殖模式的分析
来源期刊 齐鲁渔业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海水养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文国樑 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1 0 0.0 0.0
2 李卓佳 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1 0 0.0 0.0
3 李色东 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1 0 0.0 0.0
4 陈永青 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1 0 0.0 0.0
5 杨莺莺 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1 0 0.0 0.0
6 杨铿 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齐鲁渔业
月刊
1001-151X
37-1017/S
大16开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216号
24-78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74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