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结构简单的单温炉设备,通过三步升温热解二茂铁、三聚氰氨混合物方法,在二氧化硅、多晶陶瓷基底上分别合成了碳纳米管阵列、碳纳米管捆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能量损失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结构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基底上合成的纳米管均为多壁纯碳管;生长于光滑二氧化硅表面的碳纳米管具有高度取向性和一致的外径,长度为10-40μm.碳纳米管采取催化剂顶端生长模式并展示出类杯状形貌;生长于粗糙多晶陶瓷表面的碳纳米管捆束随机取向,碳纳米管直径为15-80nm,长度在几百微米,展示出类钟状和类穹状两种典型形貌.讨论了基底表面形貌对碳纳米管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推荐文章
碳纳米管水平阵列的结构控制生长:进展与展望
碳纳米管
水平阵列
结构控制
批量制备
性质
进展
垂直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控制研究进展
垂直碳纳米管阵列
化学气相沉积
动力学
结构调控
应用模板法在硅基底上生长碳纳米管阵列
碳纳米管
硅基底
化学气相沉积
扫描电镜
PECVD技术制备碳纳米管的研究
碳纳米管
PECVD
催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纳米管阵列、捆束的三步升温工艺制备及其形貌与结构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热解法 三步升温工艺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结构、热学和力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4-860
页数 7页 分类号 O4
字数 4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4.03.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琦锋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28 186 9.0 12.0
2 顾有松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 32 162 7.0 10.0
3 刘飞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1 509 12.0 19.0
4 刘虹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 110 4.0 8.0
5 高鸿钧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4 262 10.0 14.0
6 王岩国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8 31 3.0 4.0
7 曹培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纳米管
热解法
三步升温工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