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初中和高中物理课本上,讲光的折射时都有海市蜃楼的介绍,但真正的海市蜃楼只出现在海边和沙漠地带,就是在海边和沙漠地带也不是经常能够看到海市蜃楼的.因此,课本上对海市蜃楼的介绍就成了绝大多数师生可想而不可见的东西.笔者根据海市蜃楼形成的条件,通过反复的实验使蜃景可以在教室里出现,现介绍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
推荐文章
泰山碧霞祠、傲徕峰蜃景和奂山山市分析
山区
蜃景
逆温
光学原理
浅谈智能教室建设
电子技术
智能教室
人机互动
根据教室空气环境卫生质量设置校址和建设教室
主成分
教室环境
卫生质量
TOPSIS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将蜃景搬进教室
来源期刊 中学物理:高中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教室 海市蜃楼 蜃景 课本 高中物理 师生 参考 折射 实验 条件
年,卷(期) 2004,(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
页数 2页 分类号 O4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室
海市蜃楼
蜃景
课本
高中物理
师生
参考
折射
实验
条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物理
半月刊
1008-4134
23-1189/O4
16开
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14-179 14-10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3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6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