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7种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的酸离解常数,其酸性均强于乙酸和苯甲酸,且其酸性变化规律与经典的有机化学理论完全相符,氧原子的诱导效应和对苯环的共轭效应使苯氧乙酸类化合物容易离解出质子,而氧原子对苯环的供电子作用使得含有2个或2个以上-OCH2COOH基团的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的酸性比苯氧乙酸弱.用半经验量子化学CNDO/2方法,分别计算了7种苯氧乙酸化合物分子中各个羧基的O-H键和C-O单键的键电荷密度,计算了键电荷密度比:f=ρO-H/ρc-O.结果表明,苯氧乙酸的羧基f值大小及其它6种苯氧乙酸类化合物最易发生离解的羧基f值大小顺序,分别与它们的pKa或pKa1值的大小顺序相对应,故f值可以作为苯氧乙酸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判据.
推荐文章
用神经网络研究氢醌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神经网络
氢醌类化合物
构效关系
生物活性
苯丙烯酸羟基香豆素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苯丙烯酸酯
羟基香豆素
苯丙烯酸羟基香豆素酯
合成
量子化学参数用于苯胺类化合物的QSAR毒性研究
量子化学参数
苯胺类化合物
QSAR
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降脂活性
苯氧乙酸
苯扎贝特
合成
降脂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的酸离解常数测定及其量子化学计算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苯氧乙酸 酸离解常数 键电荷密度 量子化学计算
年,卷(期) 2004,(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6-7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25.5|TD923.14
字数 22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4.08.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 158 1415 22.0 29.0
2 胡岳华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253 4227 35.0 46.0
3 王淀佐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50 1061 21.0 31.0
4 张剑锋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 5 27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氧乙酸
酸离解常数
键电荷密度
量子化学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