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在pH 6.5的缓冲溶液中Cu(Ⅱ)离子对多巴色素的催化作用.在通氮除氧的体系中,Cu(Ⅱ)离子显著加快多巴色素(DC)于475 nm波长的褪色速度,并同时出现在300~800nm波长范围内的全程吸收.实验结果表明:Cu(Ⅱ)离子催化重排多巴色素生成的主要产物为5,6-二羟基吲哚-2-羧酸(DHICA),其反应前期对于DC为动力学一级反应;而且Cu(Ⅱ)离子可进一步催化5,6-二羟基吲哚(DHI)和DHICA形成吲哚醌(即吲哚-5,6-醌和吲哚-5,6-醌-2-羧酸)的反应,吲哚醌一经生成,立即聚合形成黑色素.
推荐文章
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光谱的多金属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紫外可见光谱
MonteCarle无信息变量消除
变量筛选
重叠光谱分离
偏最小二乘法
光化学
计算化学
烟丝提取物紫外-可见光谱预测烟气烟碱含量
紫外-可见光谱
预测模型
烟气
烟碱
紫外光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现状研究
图像融合
紫外成像
电晕检测
故障定位
紫外可见光谱法和主成分分析对蓝色圆珠笔油墨分类的研究
薄层色谱法
主成分分析
紫外可见
蓝色圆珠笔油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u(Ⅱ)离子对多巴色素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多巴色素 催化作用 铜离子 紫外-可见光谱
年,卷(期) 2004,(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4-8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7.32
字数 14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593.2004.07.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屠一锋 苏州大学化学系 83 565 13.0 17.0
2 张峰 苏州大学化学系 44 264 9.0 14.0
3 狄俊伟 苏州大学化学系 38 322 12.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4)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巴色素
催化作用
铜离子
紫外-可见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