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历时14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表明,红壤旱地磷素最为缺乏,施用磷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效果最好;施用石灰和微量元素对作物产量没有明显增产作用.施肥可以提高花生植株磷、钾的浓度,表明作物的养分含量受土壤养分供应水平的影响.土壤中赢余(亏损)的养分在养分库重建中的作用可以用速效养分库重建效率来表示.研究表明,当红壤旱地N、P2O5、K2O养分赢余1 kg·hm-2时,可分别使土壤中水解氮、有效磷、交换性钾含量提高0.6~6.26、0.20~0.28和1.1~8.5 mg·kg-1.红壤旱地氮和磷通过径流等损失较大,不同处理之间的变化幅度也较大.红壤每年可固定磷43.5kg·hm-2,通过自身风化作用每年可提供氮48.1 kg·hm-2和钾40.5 kg·hm-2,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
推荐文章
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秸秆还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特征分析
长期秸秆还田
河西绿洲灌区
灌漠土
土壤肥力特征
作物产量稳定性和持续性
不同施肥措施对洞庭湖区旱地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棉花-油菜轮作
长期定位试验
有机肥和化肥配比
作物产量
土壤肥力
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旱地肥力的影响
长期施肥
红壤旱地
土壤肥力
长期不同施肥对北方旱地轮作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抽样调查
土壤学
长期施肥
旱地轮作
土壤有机质
作物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作物产量 土壤肥力 养分平衡 长期施肥 红壤旱地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2-786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58.3
字数 548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圆球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0 948 16.0 30.0
2 吴大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5 184 5.0 5.0
3 李成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5 1128 18.0 25.0
4 孔宏敏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4 31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5)
同被引文献  (414)
二级引证文献  (1667)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4)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3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09(65)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0(96)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79)
2011(110)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98)
2012(14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9)
2013(131)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19)
2014(17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65)
2015(187)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74)
2016(2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8)
2017(19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85)
2018(18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78)
2019(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4)
2020(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作物产量
土壤肥力
养分平衡
长期施肥
红壤旱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