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维生素D(Vit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骨胶原合成与分解的状况,探讨其与骨特异性骨碱性磷酸酶(BAL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佝偻病临床诊断标准确定2001年11月至2003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及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148例研究对象(佝偻病组80例,对照组68例),结合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BALP检测结果,经过两次筛查,明确最后研究对象为佝偻病组43例,对照组37例,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其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I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crosslaps)水平.结果佝偻病患儿血清PICP、crosslaps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佝偻病组及正常组除血清BALP、PICP有正相关关系且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Vit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骨胶原的合成增强,并与骨碱性磷酸酶有相关性.PICP可否作为佝偻病早期诊断的指标需进一步研究.Vit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骨胶原的分解增强.佝偻病患儿骨胶原代谢处于高转换状态.
推荐文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维生素D 受体
基因多态性
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
儿童
维生素D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研究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
婴儿
儿童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婴幼儿
维生素D
佝偻病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骨胶原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I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 骨碱性磷酸酶 骨胶原
年,卷(期) 2004,(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1-7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2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224.2004.1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芳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15 33 4.0 5.0
2 陈连元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13 89 6.0 9.0
3 郭雁斌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1 2 1.0 1.0
4 张会丰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I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
骨碱性磷酸酶
骨胶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月刊
1005-2224
21-1333/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5层
8-171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17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614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