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抑制HBV复制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为原则,以扶正祛邪为治则,以疏肝健脾养阴、活血、清热、解毒及利湿为治法,并且适合于中医辨证四型乙肝服用的原则,自拟方剂--白叶柴虎汤,对HB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目的:探讨白叶柴虎汤对乙肝病毒(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清热解毒、健脾养肝法,自拟"白叶柴虎汤"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进行临床研究,并设干扰素、拉米夫定及常规护肝组以对照疗效.结果:1)白叶柴虎汤组HBeAg、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57.0%、43.1%及80.0%,干扰素组HBeAg、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50.8%、47.6%及77.7%,拉米夫定组HBeAg、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10.0%、69.7%及81.8%,常规护肝组HBeAg、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5.0%、11.1%及74.1%,经统计学处理发现:白叶柴虎汤组ALT复常率较其它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BeAg、HBVDNA转阴率较常规护肝组明显提高(P<0.001),但与干扰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BeAg转阴率较拉米夫定组高,但HBVDNA转阴率较拉米夫定组低.2)白叶柴虎汤组各证型的HBeAg、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白叶柴虎汤对HB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专病专方.结果表明白叶柴虎汤HBeAg、HBVDNA的转阴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其抑制HBV复制及ALT复常的疗效类似于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比较其HBeAg转阴率高,这进一步说明了该方剂有明显的抑制HBV复制及护肝的效果,且来源广泛、经济、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乳汁中乙肝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母乳喂养
乳汁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
孕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观察
肝炎病毒,乙型
疾病传播,垂直
妊娠三月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叶柴虎汤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药学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叶柴虎汤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复制 中医药疗法
年,卷(期) 2004,(8) 所属期刊栏目 省级项目平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6-14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87
字数 17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717.2004.08.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晓光 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感染病科 123 945 14.0 23.0
2 唐正运 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感染病科 15 86 6.0 8.0
3 廖云珍 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感染病科 19 167 7.0 12.0
4 杜宇 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感染病科 8 41 3.0 6.0
5 金文君 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感染病科 9 52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2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叶柴虎汤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复制
中医药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
月刊
1673-7717
21-1546/R
大16开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8-1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9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55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