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研究介绍了一种促凝血草药萃取物成分的提取、分离、薄层分析及紫外光谱含量测定,并进行了体外、创面凝血试验的研究,以确定其止血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水提法得到初提物,经丙酮-水(1∶1)冷浸去掉部分杂质;氯仿萃取、硅胶G柱层析得到更纯的提取物.应用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法对萃取物所含成分进行鞣质类、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氨基酸、挥发油进行初步分离、鉴定和分析.以日本纯系大耳白兔、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外及创面(皮肤、肝脏、股动脉)止血试验.结果草药萃取物以鞣质类成分为主、并含有少量有机酸及微量生物碱成分;鞣质含量(70.43%)较高;其使兔体外凝血时间显著短于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01);使大鼠创面止血时间显著短于阳性对照组(云南白药组)及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0.001.结论 TLC法初步分离、鉴定出该草药萃取物,含有丰富的鞣质类成分、极少量有机酸及微量生物碱成分;氯仿萃取物有良好的体外促凝血及创面止血作用,是草药的止血有效部位.
推荐文章
溶血对促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
促凝血检测
溶血
影响分析
一种冻干型人凝血因子Ⅷ制备方法的研究
人凝血因子Ⅷ
离子交换层析
血浆冷沉淀
分离纯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促凝血草药有效部位的初步确定及其凝血试验的研究
来源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促凝血草药 萃取物 TLC法 有效部位 成分 凝血试验
年,卷(期) 2004,(20)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1-18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2.71|R284.2|R973.1
字数 49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404.2004.20.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促凝血草药
萃取物
TLC法
有效部位
成分
凝血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半月刊
1000-5404
50-1126/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39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9785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