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4种天然及4种人工硅酸盐尘粒与人体的正常细菌大肠埃希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相互作用的机制.测定了矿物粉尘与大肠埃希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作用后的细菌数量、葡萄糖(GLU)消耗量及14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各种粉尘的主要化学组成各不相同,含钙的水泥尘粒以及含镁高的水镁石均能引起大肠埃希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的细菌数量、葡萄糖消耗量增加;各矿物粉尘均不能引起培养基Ti4+、Pb2+、Zn2+、K+、Na+、Ba2+、P5+浓度的变化,而能引起Mn2+、Ca2+、Mg2+、Si4+、Fe3+、Al3+、Ni3+浓度不同的变化;含Ca2+或Mg2+高的碱性矿物尘粒能促进细菌的生长代谢.
推荐文章
CRIPT与人甘丙肽2型受体的相互作用
甘丙肽2型受体
CRIPT
酵母双杂交
免疫共沉淀
正常菌与可吸入矿物细颗粒作用致突变性研究
可吸入矿物细颗粒(IMG)
Ames试验
表皮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致突变性
白假丝酵母与口腔常见细菌相互作用的进展研究
白假丝酵母
口腔疾病
相互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矿物尘粒与人体正常细菌相互作用的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矿物粉尘 大肠埃希菌 表皮葡萄球菌 阳离子 葡萄糖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03.1
字数 23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6923.2005.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验系 196 1039 14.0 22.0
2 董发勤 295 2442 24.0 33.0
3 代群威 68 354 10.0 14.0
4 邓建军 18 158 8.0 11.0
5 吴逢春 11 94 6.0 9.0
6 何静 13 49 4.0 6.0
7 曾娅莉 4 29 3.0 4.0
8 蔡媛媛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矿物粉尘
大肠埃希菌
表皮葡萄球菌
阳离子
葡萄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环境科学
月刊
1000-6923
11-2201/X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
2-57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5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4788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