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再生集料本身具有一些天然缺陷,导致再生集料配制的混凝土综合性能较同级配普通混凝土差,而矿渣、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本课题采用再生粗集料以不同比例取代天然集料的同时,用矿渣、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研究掺活性掺合料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再生集料用量增加,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所下降,但掺加一定量的活性掺合料可以明显改善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采用合适掺量的矿渣可以配制出坍落度为180 mm,28 d强度达50 MPa以上,各种耐久性能指标均达到基准混凝土技术指标的再生集料混凝土.
推荐文章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耐久性受到不同矿物掺和料的影响分析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
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再利用
复杂环境下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复杂环境
矿物掺合料
混凝土
耐久性
微观分析
锰渣掺合料对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水淬锰渣
海工混凝土
多孔结构
耐海水腐蚀性
道路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进展
道路再生混凝土
抗冻性
抗渗性
抗碳化性
耐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性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影响
来源期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再生集料 活性掺合料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528
字数 35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029.2005.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家瑛 92 872 16.0 27.0
3 王培铭 250 4768 37.0 55.0
4 乔燕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15 125 7.0 10.0
7 孙浩 14 137 6.0 11.0
8 王志新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14 85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1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59)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再生集料
活性掺合料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1672-7029
43-1423/U
大16开
长沙市韶山南路22号
42-5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3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68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