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斑点法(DIBA)和免疫层析法(ICT)检测登革热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他优缺点.方法用ELISA、DIBA和ICT同时检测登革热患者和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脑、流感、钩体等其他发热患者的DV-IgM/IgG抗体,比较测试结果.结果用ICT法(澳大利亚PANBIOLimited)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60.4%(32/53),DV-IgG无1例阳性;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14.7%(5/34),DV-IgG无1例阳性.用ELISA法(德国GMBH)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66.0%(35/53),DV-IgG的阳性率为70.2%(40/57);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35.3%(12/34),DV-IgG的假阳性率为8.8%(3/34).用ELISA法(澳大利亚PANBIO Limited)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75.5%(40/53),DV-IgG的阳性率为49.1%(28/57);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11.8%(4/34),DV-IgG无1例阳性.用DIBA法(新加坡Genelabs Diagnostics)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84.9%(45/53),DV-IgG的阳性率为64.9%(37/57);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47.1%(16/34),DV-IgG无1例阳性.结论通过比较显示,ICT法检测DV-IgM抗体适合在登革热爆发流行期间用作疫区基层医疗单位的早期初筛试验;ELISA法检测DV-IgM/IgG抗体适合在普查及大批量标本检测时使用;DIBA法检测DV-IgM抗体不适合作为初筛试验;DIBA法检测DV-IgG抗体适合在登革热散发期间使用,可作为登革病毒感染的确证实验.
推荐文章
联用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肺结核
抗结核杆菌抗体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
鉴别诊断
诊断
登革热抗体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登革热
胶体金免疫色谱测试法
DF-IgG斑点法
DF-IgM斑点法
三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血小板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淋巴细胞毒性试验
流式细胞技术
三种新城疫抗原检测法中抗体最适作用浓度的测定
鸡新城疫
抗原检测
兔抗NDV-IgG
作用浓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登革热抗体检测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登革热 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斑点法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588,5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12.8
字数 26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5.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复春 99 894 16.0 25.0
2 唐小平 193 1461 18.0 29.0
3 卢业成 36 268 9.0 14.0
4 陈万山 43 507 12.0 21.0
5 尹炽标 67 554 10.0 21.0
6 王建 36 340 10.0 17.0
7 杨湛 70 459 11.0 18.0
8 袁小珍 24 10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登革热
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斑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